2023年4月16日 星期日

黃帝內經醫學(11)

 黃帝內經醫學(11)



【黃帝內經·素問02】:

「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稿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



“天氣,清淨、光明者也”

天氣者,是指天和氣,在天地間在上的空間與其中運行的東西,是輕清而無穢物參雜,是日間有光,夜間明亮的。


***

實際上,四季的變化,就是天氣的變化,也就是陽氣走勢的變化;陰氣的生成,只對陽氣的變化而言已。


相應對人體來說,天氣就是人體的頭部,是人體陽氣的來源處。

***



“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者,有著無限的藏納特性,故在其中的氣(東西)不會滿溢,也就是丟下來。


***

這說明了甚麼?

說明了在人體頭部所藏納的東西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因為人腦中的記憶沒有滿溢的時候。

***



“天明,則日月不明”

天的藏納能力雖然沒有盡頭,但其運作則會出現變化的。


天,何時會出現明?


其實,下一句“邪害空竅”已經作了解說。


邪,是甚麼?

凡阻礙正常運作的東西,就被稱為“邪”。


天氣,必須以清淨為本,才能顯出日、月之光明。

如今,天氣出現了“明”,故日月不明。

【黃帝內經】說這“明”是“邪”,故令日月不明。


“明”,到底是甚麼邪?


其實,【黃帝內經】自己已繼續解說,只是後世讀經之人不能理解而已。


造成天氣“明”的原因如以下【黃帝內經】解說。

原因是“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


這一情境,在何時出現?

“陽氣者閉塞”,就是天地陽氣閉塞,這一現象會出現在冬季,“坤”月,夏曆十月,就是陽氣閉塞的起始。


由於陽氣閉塞,地氣(陰寒之氣)冒明(出現籠罩天地)。由於陽氣不足,則“雲霧不精”。所謂“不精”,就是雲不雲,霧不霧,充斥著整個天空,也就是“則上應白露不下”的現象。


【黃帝內經】已經說了,這些雲不雲,霧不霧的邪物,實質就是飄浮於空中的水氣(白露)。這些水氣在日間令太陽不明,在夜間令月亮、星辰不明;但在日月的照耀下,這些水氣充斥的空間是明亮的(也就是“天明”)。


這句經文後世的解經者,都純粹以咬文嚼字的方式,加上自身的知識來解讀;結果,甚難解讀,也不多人能夠清楚解讀。其實,【黃帝內經】已自己清清楚楚的解說了,並沒有甚麼難解的地方。


***

這一句的重點,以天地的寒邪阻礙天地的正常運作,來說明人體正常運作受阻的病因所在。而寒邪傷人的原因,就在於其阻礙陽氣的正常運作(日月不明)。


日月不明,不能單純解讀為耳目不聰明;應該解讀為陽氣不能正常運作。

***



“邪害空竅”

邪氣堵塞空間,也就是阻礙陽氣的運行。



“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

因為陽氣運行受阻,陰寒之氣就籠罩天地。



“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

雲不雲,霧不霧,是為不精。這些飄浮於空中的水氣,因不能成雲或雪,故長時間只能飄浮著,而不能下降於地上。

所以,冬季降雪,對即時和來年生物生存的條件是非常重要的。



“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

陽氣運行受阻,故霧無力上升,雲(雪)凝聚水氣不足,不能下降;故大地失陽氣溫煦,缺水氣滋潤,“萬物命故不施”(有生命之物缺乏生存的條件,不能繼續生長)。



“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

萬物無條件生長,大小樹木則多有枯萎、死去,山林瘴氣不能發散。



“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稿不榮”

因陽氣運作受阻,則出現氣候不穩定,風雨變化莫測,白露(雨水)不下降,花草枯萎或不榮。



“賊風數至,暴雨數起”

賊風者,盜取大地東西的風,相反多次出現,導致水患的大雨多次出現。


賊風盜取大地的甚麼?


賊風盜取的就是大地的陽氣、大地上的生命。



“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

若天地四時的運作規律不能保持正常,偏離了正常大自然的道。



“則未央絕滅”

則所有生物在未生成就會滅絕。


***

以上一段經文,在述說天地四時失衡的原因,就是因為陽氣運行受阻礙的原因。

因為陽氣運行的受阻,天地間才會有四季的出現。而四季的氣候若再因陽氣運行受到更嚴重的阻礙時,則會出現難以預測的嚴寒、賊風、乾旱、暴雨等更惡劣的天氣,導致大地上的所有生物難以生長,或甚至滅絕。


只有溫暖,陽氣充足、正常運作的環境才最適合生物生存;因為生物的生長必要條件就是能量,也就是陽氣。


【聖經】所記載的伊甸園及其四周的氣候、環境,就是最適合生物生存、生長的地方;尤其以伊甸園內為佳(四季都是春夏間的氣候)。


當大地上出現四時變化後,人體當如何配合四時的變化?


人體當以保存陽氣和其能正常運作為重點,才能得到健康、長壽。


***




*****


【黃帝內經·素問02】:

「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

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

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

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沈。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沈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


【黃帝內經·素問02】:

「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

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



易龍         17/04/20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