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0日 星期六

善治者治皮毛

 善治者治皮毛



【黃帝內經·素問05】: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


善於醫治者,當風寒傷及皮毛時,就給予防治。

其次者,當風寒傷及皮肉時,才給予治療。

其次者,當風寒傷及筋脈時,才給予治療。

再其次者,當風寒傷及六府時,才知道病人有病,嘗試給予治療。

在下等的醫者,當風寒傷及五藏時,才知道病人有病,才嘗試給予治療。


***

為何會出現這五等的醫者?


以上五等醫者,並不是真實醫者的分類條件。這些不同的條件,只說明了疾病的深淺程度而已。


上等的醫者,在疾病未發生之時,也就是風寒在皮毛時,就教人防病及治療。

中等的醫者,在疾病剛進入人體,在肌膚、筋脈,未進入藏府前,就給病人治療。

下等的醫者,在疾病已進入藏府後,才嘗試給病人治療。


以上三種情況,究竟是病人造成的,還是醫者造成的?


如果是病人造成的,【黃帝內經】豈會說“善治”;因為病人自己耽延了病情,豈能說與醫者是否“善治”有關。因此,病人這五種深淺不同的病情,必定是由醫者所造成。


根據【史記】的記載,與【黃帝內經】同一時代(大約在公元前350年)的扁鵲見齊桓侯一事上,就可以反影出【黃帝內經】的說法。


扁鵲初次見齊桓侯,說齊桓侯有病在表,要盡快治療,不然就會入裡。然而,齊桓侯不願意接受扁鵲的治療。


這難道不是病人的錯嗎?


這的確是病人自己的耽誤,與扁鵲(醫者)無關。然而,世上有不怕病,不怕死的人嗎?


世上不會有不怕病,不怕死的人;尤其是那些貪圖享樂的人,更加不會是這種人。


那為何齊桓侯會不聽從扁鵲的勸告?


原因應該是齊國宮中太醫的問題。

齊國太醫因自己的醫術差劣,對正確的醫理了解甚少,在治病時,根本就不知病因何在;結果,每次為齊桓侯治病,都只是用民間人人都曉得的清熱方法,給齊桓侯暫時舒緩症狀,卻是將風寒外邪引入更深。久而久之,風寒之邪由皮肉進入筋脈,再由筋脈進入藏府,最終導致病入膏肓,藥石無靈。


因為風寒(病毒)對人體造成的疾病,在皮肉或筋脈時,都是屬於病發於陽(也就是發炎的疾病);此時,只要醫者以清熱的方法治療,削弱人體的正氣(免疫力),炎症是可以暫時快速退去的。所以,齊桓侯會覺得自己的疾病並不是如扁鵲所言的那麼嚴重;相反,會質疑扁鵲在誇大事情來牟取利益。


另一方面,齊國的太醫治病根本不知病因,又如何談得上教齊桓侯防病。(這現象跟今天的西醫教民眾防病一樣,根本就是瞎子引路。)

既然齊國太醫不懂正確的防病方法,齊桓侯心中自然也沒有任何正確的防病資訊,又如何叫他去相信扁鵲的一家之言。


所以,齊桓侯有病不及早醫治,又不相信扁鵲的說話;其錯在於齊國的主流醫學的差劣;因齊國的主流醫者給予齊桓侯和民眾錯誤的醫學資訊,和錯誤的醫學治療所導致。


其實,在春秋戰國時代的醫學,主流的醫學根本是治不了病,防不了病的錯誤醫學,跟現代的中西醫主流醫學無異。其中,根據【史記】的記載,在春秋時代的醫緩為晉景公治病(病入膏肓的出處),醫和為晉平公治病,教其防病的方法;這都是因為晉國主流醫者不能正確地為其君主治病所致。


這些例子,都是發生在【黃帝內經】的時代,所以,撰寫【黃帝內經】的人才因應當時錯誤醫學對民眾帶來的禍害而寫,希望喚醒習醫之人,學習正確的醫術濟世。


無奈呀!歷史都是重複出現的。根本【黃帝內經】不但不能喚醒習醫者的心,相反,被那些無知習醫者曲解過來,將原本科學的中醫學,變成了神化的巫醫學。

***


易龍       21/01/20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