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9日 星期二

五藏(2)

 五藏(2)



何謂【黃帝內經】中的“五藏”?


五藏者,是因五行學說所產生的人體神經系統的五種功能。這五種功能是能夠將人體的神經系統歸納起來,以完整全面的醫理去解釋人體神經系統的所有運作、功能。



【黃帝內經·素問04】:

”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藏邪氣發病。”


八風:四時之風。東南西北加上偏東偏南偏西偏北八方吹來的風。

發邪:發動令人體生病的邪氣(病毒)。人體受風寒,則發動人體中的邪氣。

以為經風:正常四時之八風,令人體受風寒而發動人體邪氣生病,這種風稱為“經風”。

觸五藏邪氣發病:經風令人生病的原因在於使五藏(神經細胞)受寒,觸發五藏中之邪氣(神經細胞中的病毒),而令人體發病。


然而,“發邪”與“發病”是兩回事,不能混然一談。


看看【黃帝內經】給“發病”的定義和機理。


【黃帝內經】早已明白到甚麼是人類所說的疾病,就是今天西醫所說的“發炎”(典型症狀:紅、腫、熱(發燒)、痛(輕者為癢))。

而要出現“發炎”的情況,【黃帝內經】也清析的解說了,就是只有病邪(病毒),或免疫系統(衛氣)單一的出現,是不會發病(發炎)的;只有兩者相遇上,才會發病。

這一醫理,在後世的【傷寒論】中也再次重申說明。不過,這一醫理,除了醫聖張仲景,極少人能明白過來;結果,造成日後千差萬錯的所謂各醫家學說,還發展出走回原始醫學(跟西醫學一樣)的“溫病學說”來。


只有明白發邪與發病是兩樣的東西,讀【黃帝內經】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醫理,也才能明白到為何在某些條件下人才會發病,明白到西醫自己也不明白的免疫抑制治療的真正機理所在。


事實上,【黃帝內經】在發邪和發病的醫理上,早已為後學者作出了定義和解釋。


八風或邪風,若是造成人體體溫流失的,只會造成發邪的情況;若能提升人體溫度的話,則能提升人體原本較弱的免疫系統,造成發病的現象。所以,一風可發邪,也可發病病,要看當時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也就是其人的免疫力)。


【黃帝內經·素問35】:

“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


這段經文,是以【黃帝內經】當時人所觀察到的人體表現來解釋發病的機理。由於風邪必定由外而入,所以,衛氣(免疫系統)與外來的邪氣相遇(在風府),則發病。這是正常免疫力的人的反應。若免疫力低下的人,腠理開,邪氣入,人體即時是不會發病的,只會在回暖時成為“溫病”。



【黃帝內經·素問35】:

“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

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

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

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

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


【黃帝內經·素問35】:

”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以上是人體發邪和發病的機理所在。讀【黃帝內經】或習醫之人必須徹底明白這一醫理,才不會走錯醫道。



【黃帝內經·素問04】:

“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


所謂得四時之勝者:人體為何會被經風所傷?

原因是四時經風,也會被邪風所勝。所謂邪風,讀【黃帝內經】之人必須弄清,就是氣溫的改變;而這氣溫的改變,根本就是針對人體體溫的流失速度而言,並不只局限於天氣的改變影響。(這一點是讀死書的人最難理解的,也是歷代庸醫家的歪論根源。)

四時之勝者,就是在當時保暖的情況下,外在環境溫度的改變。(這是四時八風所勝的要旨。)


春勝長夏:長夏,在盛夏過後,秋涼之前,是全年最炎熱的時日。其保暖措施是最低下,只要溫度稍為下降,就會令人體受寒,“觸五藏邪氣發病”。春勝長夏,也就是在長夏出現春天的氣溫,足以令人生病。這就是為何在熱帶氣溫國家或炎夏的香港,有那麼多人患上外感確診(新冠確診)的原因。其元兇就是冷氣和冷凍飲食,這些就是春勝長夏的表現。


長夏勝冬:長夏勝冬,本為好事。為何會出現在因氣候相勝發病的這一章中,用以來解說五行相勝發病的病因?

【傷寒論】說了,君子慎密。

在寒冬的環境中,出現了炎熱的環境,人體就會出汗受寒,

“觸五藏邪氣發病”。

另外,在寒冬的日子,突然溫度上升,會將原本免疫力較弱的人免疫力提升,出現【傷寒論】所說的“溫病”。


冬勝夏:這跟春勝長夏是同一的原理,只是嚴重性的不同,以及配合五行學說來說而已。


夏勝秋:這跟長夏勝冬是同一的原理,只是嚴重性的不同,以及配合五行學說來說而已。


秋勝春:在回暖,保暖措施鬆懈的情況下,突然吹來涼風,“觸五藏邪氣發病”。

這是涼勝溫致病的觀念。

因為春回大地,人民出外活動,若突然有涼風吹襲,則會對呼吸道造成外感風寒疾病。


所謂四時之勝也:這就是四時邪風致病的原因所在。


【黃帝內經】這段文的要旨在於說明氣溫的改變,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並不是單純的五行理論,或是與醫學無相關的五行學說;是讀【黃帝內經】之人必須明白的致病機理。不然,無法明白病因的由來,不能作出對應的治療。



【黃帝內經·素問04】:

“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

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脅。

西風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

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東風生於春:春天吹的是東風。因為是從大海吹來,所以是溫暖、濕潤的氣流。

病在肝俞:甚麼是肝俞?

肝俞,是肝陽氣所注;也就是說傷在肝之陽氣。所以,病在肝陽氣的運作。

在頸項:因天氣回暖,頭項是人體最常露於寒氣中受寒的部位。所以,天氣回暖,頭項是最常見發病的部位(溫病)。

而東風之寒,只能傷到保暖較差的頭項;所以,春暖,以頸項以上的發病為常見。


南風生於夏:夏天吹的是南風。因為是從赤道吹來,所以是溫熱的氣流。

病在心俞:心俞,是心陽氣所注;也就是說傷在心之陽氣。所以,病在心陽氣的運作。

中醫學所說的心,除了心藏,都是指胃而已。這在【傷寒論】已經表露無遺。

也就是說病在胃。

在胸脅:隨著天氣轉熱,受風寒的情況由頸項擴大至胸脅。同時,因為胃的不適,連及胸脅,易出現胸脅脹悶不適。


西風生於秋:秋天吹的是陸風。因為是從西面大陸吹來,所以是乾燥、涼爽的氣流。

病在肺俞:肺俞,是肺陽氣所注;也就是說傷在肺之陽氣。所以,病在肺陽氣的運作。

秋涼,吸入寒涼空氣,則直接令肺受寒。

在肩背:因保暖不足,肺和肩背而外感風寒不適。


北風生於冬:冬天吹的是北風。因為是從冰天雪地的北方吹來,所以是寒冷的氣流。

病在腎俞:腎俞,是腎陽氣所注;也就是說傷在腎之陽氣。所以,病在腎陽氣的運作。

在腰股:天寒地凍,人必須有好的保暖,才不至受寒。若不慎受寒,中而即發病者,是為“傷寒”。患傷寒者,其腰股、手腳關節必痛。


中央為土:意思是指沒有被風寒所傷。

病在脾俞:脾俞,是脾陽氣所注;也就是說傷在脾之陽氣。所以,病在脾陽氣的運作。

沒有被風寒所傷,卻傷在脾陽。為何?

長夏雖不為風寒所傷,卻傷在飲食上。因天氣炎熱,故喜飲食寒涼、生冷。

在脊:傷在肌肉也。脾藏,主宰人體神經細胞活動的功能,其外在活動表現從肌肉的活動能力可以明顯看見。


【黃帝內經】只是以五藏俞來述說以上的五行與季節的配合;實際上,陽氣的受傷,要因人看實質部位的受寒。

而發病的部位,以人體受寒的次序和程度來說,只是配上五行而已;所以,這段經文令不明病因的習醫者,根本無法理解。


【黃帝內經·素問35】:

”歧伯曰: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


這段經文已經解說,實際上人體的風府無常,那處受風寒發病,那處就是風府。

同樣,人的發病並不是真的跟隨著死的季節規律而發病。



【黃帝內經·素問04】:

”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藏;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支。”


春氣者,病在頭:以頭部受寒最嚴重,因頭項在寒冷的環境下保暖不足。

發病,必須有陽氣(衛氣),以頭為人體陽氣最盛之處。

夏氣者,病在藏:以胸背保暖不足,生冷食物傷於脾胃。

此時,人體陽氣旺盛,在寒冷時被寒冷所傷的部位,都有機會發病。

秋氣者,病在肩背:以肺保暖不足,吸入冷空氣之過。

冬氣者,病在四支:以其人胃陽為風寒所厥,四肢保暖不足。



【黃帝內經·素問04】: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痺厥。“


故春善病鼽衄:鼻炎和鼻出血(鼻損)常見於春天。因頭項陽盛,又受寒嚴重。

仲夏善病胸脅:胸脅疾病常見於盛夏。因全身陽盛,以中焦為寒氣所困,故出現胸脅不適。

長夏善病洞泄、寒中:泄瀉、裡寒常見於長夏。因下焦陽盛,又腸胃為寒凍、生冷飲食所傷,故出現中、下焦疾病。

秋善病風瘧:風寒外感常見於秋天。因肺為冷空氣所傷。

冬善病痺厥:四肢麻痺、冷凍,常見於冬天。因天氣寒冷,人體保暖不足所致。痺厥,是邪氣傷及根本,也就是傷及人體神經細胞所致;嚴重者可出現凍瘡或組織壞死。(這是糖尿腳的根本病因所在。)



【黃帝內經·素問04】: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脅,長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風瘧,冬不病痺厥、飧泄而汗出也。”


故冬不按蹻:按,手的活動;蹻,腳的活動。意思就是說勞動。

也就是說,在冬天勞動(也就是今天人所說的運動),是人體生病的根源。

為何?

不是運動有益於人體嗎?


運動,就是前人所說的勞動。動物的勞動是為了尋走食物,或逃避敵人;並不是為運動而勞動。

人在勞動時,不但消耗人體的資源,更是會產生大量的熱,導致人體大量出汗,撤去人體保暖的東西。如此,則令人體處於極易受寒(體溫流失)的狀況。這就出現了”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藏邪氣發病”的情況,更何況在嚴寒的冬天。



【黃帝內經·素問04】: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

此平人脈法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甚麼是人體的精,也就是人身之本?

可以產生陽氣的東西,就是人體的精,也就是人身之本。

故藏於精者:人體能夠產生陽氣的東西,就只有氧氣和血糖(葡萄糖)。氧氣是不能藏於人體的,也不用藏,因為你只要呼吸就有。

然而,只有血糖,人必須通過食物攝取,而且必須有多餘量才可以藏。

也就是說,在冬天裡只有足夠的陽氣才能保暖禦寒,

在冬天若能保暖,則不會出現”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藏邪氣發病”的情況,也就不會出現隨後所說的疾病。



這是【黃帝內經】以五行學說,配合五藏、五時來解說八風就是人體生病的病因。其關鍵就是“受風寒”。


*****

研讀【黃帝內經】、【傷寒論】切忌斷章取義,切勿以自己有限的知識去理解、強解,要以經典中的前文後理來解釋經文,才不會曲解、錯解書中的醫理。


*****




易龍           10/08/20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