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3日 星期二

五藏(3d)

 五藏(3d)



【黃帝內經·素問04】:

“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穀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穀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穀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其穀稻。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數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谿,其味鹹,其類水,其畜彘,其穀豆。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


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藏六府,一逆一從,陰陽表裏,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



*****


西方白色:西方在五行中屬金。金者,金屬也,非指黃金。故其色白。


入通於肺:這組的人體神經活動,立論者稱其為“肺”。

為何稱其為“肺”?

肺者,市集也。

市,是四方人口聚集交易之地,也是收集四方訊息之地。

器官的肺,是人體氣體聚集交易的地方。

在五藏來說,肺藏是人體的“相傅”之官。相傅者,收集全國資訊,過濾,輔導君主治國。因為有豐富的知識,是君主治國的咨詢者,或老師;也有責任校正、勸諫君主的治國政策。

是人體負責接收、收集、校正、過濾神經訊息的神經系統。人體能否正常、有協調的運作,肺藏是一關鍵系統。


開竅於鼻:氣由鼻而入,故開竅於鼻。然而,開竅於鼻還有一個更深的意義,就是鼻是人體上收集資訊最多的器官,也是非常敏感的器官,故大地上的動物大多以嗅覺作出反應行動。


藏精於肺:肺藏活動的精氣藏於肺,也就是藏於肺藏系的神經細胞內。


故病在背:為何病在背?

為何病不在鼻,不在咽喉,不在胸?

器官的肺臟,其受寒的原因必然在吸入寒冷的空氣;所以令肺臟生病或肺臟生病的表現應該在鼻、咽喉這些呼吸道上。

然而,【黃帝內經】所說五藏的肺,是指腦神經系統。肺藏的神經分布重點在人的背,其分布分別在首幾節的胸椎上和背斜方肌上。所以,當肺藏受寒生病,可以導致背部脊椎骨塌陷,出現駝背;也因為影響背斜方肌的運作,導致兩肩下垂。

而導致五藏肺藏受寒生病的主要部位是人體的背部受風寒。


其味辛:辛乃金屬味。

其類金:西方白色,五行配金,以金為銀白色。

其畜馬:馬主要產於西北方。

其穀稻:稻以其夏種,秋收,其米色白,故配以稻。

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即是金星。


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肺主皮毛。為何肺主皮毛?

皮毛,是人體對外最大,最多樣化的接收訊息器官。肺,是神經系統接收訊息的統籌者,故為皮毛之主。

眼,視訊息有視覺中心獨立主理。

耳,聲音訊息有聽覺中心獨立主理。


其音商:商音,是金屬發出的聲音,故配以商。

其數九:5+4=9,乃生金之數。

其臭腥:金屬者,殺戮之器,故其臭腥。



***

研讀【黃帝內經】,切不能以現代人自己對人體有限的知識來理解或強解。必須以整部【黃帝內經】的前文後理相互解釋,切忌斷章取義。

閱讀者必須了解【黃帝內經】時代中國人的生活文化,了解中國的天文、地理、氣候。


***




易龍            24/08/2022










2022年8月15日 星期一

五藏(3c)

 五藏(3c)



【黃帝內經·素問04】:

“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穀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穀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穀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其穀稻。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數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谿,其味鹹,其類水,其畜彘,其穀豆。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


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藏六府,一逆一從,陰陽表裏,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



*****


中央黃色:中央屬土,故其色黃。

入通於脾:這組的人體神經活動,立論者稱其為“脾”。

為何稱其為“脾”?

脾者,卑將也,是人體負責執行命令的神經系統。人體的運作類似行軍作戰,而脾就是負責執行將軍命令的卑將,其中包括了作戰、糧草補給、資源的運送等等。

開竅於口:口,是人體補給的關口,故開竅於口。

藏精於脾:脾藏活動的精氣藏於脾,也就是藏於脾藏系的神經細胞內。


*

故病在舌本:甚麼是舌本?

舌表,其功能在於測試五味。

舌本,其功能在於調控舌體的運動,也就是負責人體的說話。


【黃帝內經·素問47】:

“歧伯曰:胞絡者繫於腎,少陰之脈,貫腎繫舌本,故不能言。”


因傷於“舌本”,“故不能言”。


故舌本者,脾藏也:也就是調控舌運動的神經系統。


【黃帝內經·素問19】:

“帝曰:夫子言脾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

歧伯曰:太過,則令人四支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

舌乃九竅之一。脾藏有病,不但令舌出現問題,同時,也令眼、耳、鼻、小便、大便出現問題。不通者,運作癱瘓也。然而,以舌主說話,以舌的問題全面反應出脾主思的神經系統上出現了問題。


為何“太過”與”不及“導致的四肢和九竅的疾病都稱為“重強”?


“重強”者,嚴重僵硬、收縮。

原因在於人體所有肌肉的運作,都是對抗性的兩組肌肉活動,無論是調控那一組肌肉的神經出現了過強的活躍性或過低的活躍性問題,受調控的部位都會出現嚴重僵硬、往另一方收縮的問題。這時的器官或部位,只能處於一種僵死狀況,卻不能正常運作;“中風”的病人,就是例子。


【黃帝內經·素問74】:

”厥陰司天,風淫所勝,則太虛埃昏,雲物以擾,寒生春氣,流水不冰,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咽不通,飲食不下,舌本強,食則嘔,冷泄腹脹溏泄瘕水閉,蟄蟲不去,病本于脾。“


“舌本強”……“病本于脾”。


【黃帝內經·素問31】: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繫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舌本,就是脾。脾主津液,舌本病,故導致“口燥舌乾而渴”。


*


其味甘:脾土負責糧食,故其味甘甜。

其類土:以中央多平原,是五穀出產之地,故配以土。

其畜牛:牛,為耕田、拉車的家畜,故配之。

其穀稷:稷為當時人最主要的五穀食糧。   


其應四時,上為鎮星:鎮星,就是土星。中央屬土,故配以鎮星。


*

是以知病之在肉也:肉者,人體所有器官運動的動力來源,其中包括腸胃的運動、血管的收縮、眼睛的運動、聲帶的發聲,舌頭的運動等等。


【黃帝內經·素問22】: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黃帝內經·素問29】: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

歧伯曰: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脈道不利”的脈,是指經脈,也就是指神經,並非指血液供應。


五藏的脾,是指人體中樞神經自主或不自主,受命令於心而調控人體全身運動的神經系統。


“知病之在肉”是指脾沒有命令發出,或是傳達脾命令方面出了問題。今人體的肌肉運作出現了疾病,故知脾藏生病。


*


其音宮:宮音,在五音中位中,故配以中央。

其數五:五生土,在數中處中位。

其臭香:土出之物,以香氣吸引進食者。



*****

【黃帝內經·素問03】:

“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五藏以陽氣為本。要確保人體健康,能正常運作,就要確保陽氣能運行暢順。陽氣若受到阻厥,則會出現“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



【黃帝內經·素問29】: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

歧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

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脾”常以四時長四藏“,是負責運送“精氣”給其餘四藏者,故必須陽氣衡穩,不能隨四時而變化,故不主四時。



【黃帝內經·素問47】:

”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


【黃帝內經·素問44】:

”脾氣熱,則胃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


為何會出現“脾氣熱”?


凡事必須查根究底,尤其是治病,更是不能見病治病,必須深究病因何在,才能一針見血,根除病禍。


“脾氣熱”的病因在於外為風寒所困,導致脾陽不能外宣,故出現郁熱。故治療當以散其風寒阻厥,通其陽氣,則人體能恢復正常運作。


若見病治病,則以苦寒攻下,達到一時之快;卻是自傷陽氣,令外邪風寒更加深厥,將人體變成裡郁熱,外寒涼的身體。這時的人體,會容易出現潮熱,易出汗,怕熱不怕冷的不正常現象。


*****




易龍            15/08/2022










2022年8月12日 星期五

五藏(3b)

 五藏(3b)



【黃帝內經·素問04】:

“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穀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穀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穀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其穀稻。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數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谿,其味鹹,其類水,其畜彘,其穀豆。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


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藏六府,一逆一從,陰陽表裏,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



***

南方赤色:南方熱,故配五行的火。以火為赤色,故南方赤色。

入通於心:這組的人體神經活動,立論者稱其為“心”。

為何稱其為“心”?

心者,人體的中心,是人體任何活動(包括思想和肉體)的命令所出之處。人體的活動以陽氣為本,故能支配人體所有活動者,必為陽氣最盛之處。 夏天為火,四時中以其陽氣最盛;故配人體陽氣最盛的心藏。

開竅於耳:心為君主,其要在於決斷。善聽者聰明,故能決斷,令其餘四藏各守其職,不偏離其道。

為君者,必須接收各方的訊息,才能作出準確的決斷。故其開竅不只在耳,也在眼,在鼻,在舌,在皮膚。

但為何獨開竅於耳?

以君主比喻心藏而已,故聽為重。

藏精於心:心藏活動的精氣藏於心,也就是藏於心藏系的神經細胞內。


故病在五藏:五藏者,非指內臟器官的五臟。心為五藏之君主,若心藏出了問題,其餘四藏則失其主。也就是整個中樞神經系統的運作都有機會出現問題,問題只是看心的病況嚴重程度。

“病在五藏”是指人體的情緒思維、肉體調控,全都出現了問題。


其味苦:火燒之物,其味必苦;不同者,在乎程度而已。

其類火:以南方炎熱,故配以火。

其畜羊:其性耐熱耐旱。

其穀黍:黍,俗稱“大黃米”,是生長於中國中原地區夏季乾熱環境中唯一產量多的五穀。


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熒惑星,也就是火星,是夏季出現的星。

是以知病之在脈也:脈者,經脈也;非指血管。

【黃帝內經·素問01】:”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因為五藏的心,是指人體中樞神經自主或不自主,發命令調控其餘四藏和全身的中心;而經脈就是傳遞心所發出命令的中樞神經列陣。所以,“中風”者,因心受損,或經脈受損,導致失去調控五藏和身體的能力。

“知病之在脈”是指心所傳達的命令不行或無命令可傳達之意,因為經脈的專責是為心傳達命令。今人體肉體調控出現了疾病,故知心藏生病。


其音徵:徵為火音。

其數七:七生火。

其臭焦:火燒的嗅味。


***


這是【黃帝內經】所含的本意,並非是後世醫家所誤解的內臟心臟器官和脈管。因為整部【黃帝內經】所說的,都是在說人體的神經系統,生病的是神經系統,治療的也是神經系統,無論是用藥或是針灸,都是針對神經系統作出治療。因為神經系統,就是大地上所有大型動物的本體。


西醫根本完全看不明白【黃帝內經】所說的內容,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明白一個活人是怎樣運作的。然而,這些無知者卻以其疏漏的人體知識,來批評【黃帝內經】是不合乎人體科學的醫學,強行將先進的中醫學拒諸門外。中國人真的是如此不懂先祖留下來的珍寶嗎?非要取西方的石頭而棄家中的寶玉不可。




易龍          13/08/2022










2022年8月10日 星期三

五藏(3a)

 五藏(3a)



【黃帝內經·素問04】:

“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穀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穀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穀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其穀稻。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數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谿,其味鹹,其類水,其畜彘,其穀豆。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


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藏六府,一逆一從,陰陽表裏,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



***


東方青色:在五行學說中,東方屬木。青色乃草木初生之色。

入通於肝:入通者,創中醫學這套醫學理論者,將五行學說的木配上人體的這一組活動表現(也就是神經活動表現)。而這組的人體活動,立論者稱其為“肝”。

為何稱其為“肝”?

肝者,人體的天干,也就是人體的陽氣。

東方,大地陽氣全年的起始;肝,就是人體陽氣全年的起始;所以,肝配五行的木,天干的甲乙;以五行全年的序列為木、火、土、金、水,天干的全年序列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開竅於目:人以目開而動,目閉而靜。東方,萬物始動,故開竅於目。

藏精於肝:人體活動的精氣藏於肝。

甚麼是人體活動的精氣?

就是能產生陽氣的東西,也就是說東方陽氣藏於肝。


這是天人合一的五行學說。


其病發驚駭:肝藏有病,其病為驚駭。

為何肝藏有病,其病發驚駭?

(凡讀書之人,對書上所說的理論,都必須不停發出疑問,直至找到合乎邏輯和乎合最基本道理上的解釋為止。這就是求學的精神,也是【大學之道】所說的”致知在格物”的科學研究方向。)

在五行學說來說,木(肝)以條達(暢通)為常;也就是說風以流動為風,若不流動,就不再是風了。這種情況,中醫學稱為“氣滯”。所以,肝藏以氣滯為病。

人體氣滯的表現在那?

人體氣滯的表現在胃,不在肝臟器官。在五行學說中,可以說是木克土的表現。實質是胃神經為風寒所傷,傷及胃陽,導致裡生脹滿,腸胃運化無力。

由於胃陽受損,無法穩定激活整個中樞神經系統的運作,導致神經系統的協調出現了問題。驚駭,只是神經系統不能正常協調運作的較突出明顯的情志外在病徵表現,事實上,還有其他大大小小一連串各種疾病的出現。

其味酸:草木者以酸味為常,其中包括草酸、維生素C、以及其他各種的植物酸。

其類草木:大地的生機表現在草木。

其畜雞:在人所飼養的禽畜中,以雞最先迎接大地陽氣而動。

其穀麥:五穀中,以麥能在春天較寒涼的環境中生長,而其色青。西藏人稱麥為“青稞”。


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歲星,也就是木星。

為何以歲星應五行的木?

以歲星的公轉為近乎12年,應地支的12位處,也就是黃道十二宮。歲星每換一位處,就是新的一年,也就是春天的來臨。

是以春氣在頭也:以頭為人體陽氣的起始。

其音角:五音配五行,角為木音。

其數八:在【河圖洛書】中,天一生水,二生火,三生木,四生金,五生土,這是天數。

大地生萬物,故六(五加一)生水,七生火,八生木,九生金。


是以知病之在筋也:肝藏主動。人之動在於肌肉筋腱的運作,故肝藏有病,人的活動能力就會下降,其外在的表現就是筋腱的活動能力下降。

“其病發驚駭”與“知病之在筋”有何差別?

“其病發驚駭”是情志上的疾病,“知病之在筋”是肉體上的疾病。也就是說,肝藏發病,可以出現情志或肉體上的疾病。

其臭臊:類似海水的嗅味。


***

在【黃帝內經】的文章中,就算小小的幾個字,讀者必須明白其背後的含意,才能真正明白和了解當中的意義,才能明白其正確的醫理所在。若只著重於字面上的解釋,是永遠讀不通【黃帝內經】的。


醫道窮,窮在後學者的不學無知。


***




易龍        11/08/2022










2022年8月9日 星期二

五藏(2)

 五藏(2)



何謂【黃帝內經】中的“五藏”?


五藏者,是因五行學說所產生的人體神經系統的五種功能。這五種功能是能夠將人體的神經系統歸納起來,以完整全面的醫理去解釋人體神經系統的所有運作、功能。



【黃帝內經·素問04】:

”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藏邪氣發病。”


八風:四時之風。東南西北加上偏東偏南偏西偏北八方吹來的風。

發邪:發動令人體生病的邪氣(病毒)。人體受風寒,則發動人體中的邪氣。

以為經風:正常四時之八風,令人體受風寒而發動人體邪氣生病,這種風稱為“經風”。

觸五藏邪氣發病:經風令人生病的原因在於使五藏(神經細胞)受寒,觸發五藏中之邪氣(神經細胞中的病毒),而令人體發病。


然而,“發邪”與“發病”是兩回事,不能混然一談。


看看【黃帝內經】給“發病”的定義和機理。


【黃帝內經】早已明白到甚麼是人類所說的疾病,就是今天西醫所說的“發炎”(典型症狀:紅、腫、熱(發燒)、痛(輕者為癢))。

而要出現“發炎”的情況,【黃帝內經】也清析的解說了,就是只有病邪(病毒),或免疫系統(衛氣)單一的出現,是不會發病(發炎)的;只有兩者相遇上,才會發病。

這一醫理,在後世的【傷寒論】中也再次重申說明。不過,這一醫理,除了醫聖張仲景,極少人能明白過來;結果,造成日後千差萬錯的所謂各醫家學說,還發展出走回原始醫學(跟西醫學一樣)的“溫病學說”來。


只有明白發邪與發病是兩樣的東西,讀【黃帝內經】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醫理,也才能明白到為何在某些條件下人才會發病,明白到西醫自己也不明白的免疫抑制治療的真正機理所在。


事實上,【黃帝內經】在發邪和發病的醫理上,早已為後學者作出了定義和解釋。


八風或邪風,若是造成人體體溫流失的,只會造成發邪的情況;若能提升人體溫度的話,則能提升人體原本較弱的免疫系統,造成發病的現象。所以,一風可發邪,也可發病病,要看當時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也就是其人的免疫力)。


【黃帝內經·素問35】:

“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


這段經文,是以【黃帝內經】當時人所觀察到的人體表現來解釋發病的機理。由於風邪必定由外而入,所以,衛氣(免疫系統)與外來的邪氣相遇(在風府),則發病。這是正常免疫力的人的反應。若免疫力低下的人,腠理開,邪氣入,人體即時是不會發病的,只會在回暖時成為“溫病”。



【黃帝內經·素問35】:

“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

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

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

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

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


【黃帝內經·素問35】:

”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以上是人體發邪和發病的機理所在。讀【黃帝內經】或習醫之人必須徹底明白這一醫理,才不會走錯醫道。



【黃帝內經·素問04】:

“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


所謂得四時之勝者:人體為何會被經風所傷?

原因是四時經風,也會被邪風所勝。所謂邪風,讀【黃帝內經】之人必須弄清,就是氣溫的改變;而這氣溫的改變,根本就是針對人體體溫的流失速度而言,並不只局限於天氣的改變影響。(這一點是讀死書的人最難理解的,也是歷代庸醫家的歪論根源。)

四時之勝者,就是在當時保暖的情況下,外在環境溫度的改變。(這是四時八風所勝的要旨。)


春勝長夏:長夏,在盛夏過後,秋涼之前,是全年最炎熱的時日。其保暖措施是最低下,只要溫度稍為下降,就會令人體受寒,“觸五藏邪氣發病”。春勝長夏,也就是在長夏出現春天的氣溫,足以令人生病。這就是為何在熱帶氣溫國家或炎夏的香港,有那麼多人患上外感確診(新冠確診)的原因。其元兇就是冷氣和冷凍飲食,這些就是春勝長夏的表現。


長夏勝冬:長夏勝冬,本為好事。為何會出現在因氣候相勝發病的這一章中,用以來解說五行相勝發病的病因?

【傷寒論】說了,君子慎密。

在寒冬的環境中,出現了炎熱的環境,人體就會出汗受寒,

“觸五藏邪氣發病”。

另外,在寒冬的日子,突然溫度上升,會將原本免疫力較弱的人免疫力提升,出現【傷寒論】所說的“溫病”。


冬勝夏:這跟春勝長夏是同一的原理,只是嚴重性的不同,以及配合五行學說來說而已。


夏勝秋:這跟長夏勝冬是同一的原理,只是嚴重性的不同,以及配合五行學說來說而已。


秋勝春:在回暖,保暖措施鬆懈的情況下,突然吹來涼風,“觸五藏邪氣發病”。

這是涼勝溫致病的觀念。

因為春回大地,人民出外活動,若突然有涼風吹襲,則會對呼吸道造成外感風寒疾病。


所謂四時之勝也:這就是四時邪風致病的原因所在。


【黃帝內經】這段文的要旨在於說明氣溫的改變,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並不是單純的五行理論,或是與醫學無相關的五行學說;是讀【黃帝內經】之人必須明白的致病機理。不然,無法明白病因的由來,不能作出對應的治療。



【黃帝內經·素問04】:

“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

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脅。

西風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

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東風生於春:春天吹的是東風。因為是從大海吹來,所以是溫暖、濕潤的氣流。

病在肝俞:甚麼是肝俞?

肝俞,是肝陽氣所注;也就是說傷在肝之陽氣。所以,病在肝陽氣的運作。

在頸項:因天氣回暖,頭項是人體最常露於寒氣中受寒的部位。所以,天氣回暖,頭項是最常見發病的部位(溫病)。

而東風之寒,只能傷到保暖較差的頭項;所以,春暖,以頸項以上的發病為常見。


南風生於夏:夏天吹的是南風。因為是從赤道吹來,所以是溫熱的氣流。

病在心俞:心俞,是心陽氣所注;也就是說傷在心之陽氣。所以,病在心陽氣的運作。

中醫學所說的心,除了心藏,都是指胃而已。這在【傷寒論】已經表露無遺。

也就是說病在胃。

在胸脅:隨著天氣轉熱,受風寒的情況由頸項擴大至胸脅。同時,因為胃的不適,連及胸脅,易出現胸脅脹悶不適。


西風生於秋:秋天吹的是陸風。因為是從西面大陸吹來,所以是乾燥、涼爽的氣流。

病在肺俞:肺俞,是肺陽氣所注;也就是說傷在肺之陽氣。所以,病在肺陽氣的運作。

秋涼,吸入寒涼空氣,則直接令肺受寒。

在肩背:因保暖不足,肺和肩背而外感風寒不適。


北風生於冬:冬天吹的是北風。因為是從冰天雪地的北方吹來,所以是寒冷的氣流。

病在腎俞:腎俞,是腎陽氣所注;也就是說傷在腎之陽氣。所以,病在腎陽氣的運作。

在腰股:天寒地凍,人必須有好的保暖,才不至受寒。若不慎受寒,中而即發病者,是為“傷寒”。患傷寒者,其腰股、手腳關節必痛。


中央為土:意思是指沒有被風寒所傷。

病在脾俞:脾俞,是脾陽氣所注;也就是說傷在脾之陽氣。所以,病在脾陽氣的運作。

沒有被風寒所傷,卻傷在脾陽。為何?

長夏雖不為風寒所傷,卻傷在飲食上。因天氣炎熱,故喜飲食寒涼、生冷。

在脊:傷在肌肉也。脾藏,主宰人體神經細胞活動的功能,其外在活動表現從肌肉的活動能力可以明顯看見。


【黃帝內經】只是以五藏俞來述說以上的五行與季節的配合;實際上,陽氣的受傷,要因人看實質部位的受寒。

而發病的部位,以人體受寒的次序和程度來說,只是配上五行而已;所以,這段經文令不明病因的習醫者,根本無法理解。


【黃帝內經·素問35】:

”歧伯曰: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


這段經文已經解說,實際上人體的風府無常,那處受風寒發病,那處就是風府。

同樣,人的發病並不是真的跟隨著死的季節規律而發病。



【黃帝內經·素問04】:

”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藏;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支。”


春氣者,病在頭:以頭部受寒最嚴重,因頭項在寒冷的環境下保暖不足。

發病,必須有陽氣(衛氣),以頭為人體陽氣最盛之處。

夏氣者,病在藏:以胸背保暖不足,生冷食物傷於脾胃。

此時,人體陽氣旺盛,在寒冷時被寒冷所傷的部位,都有機會發病。

秋氣者,病在肩背:以肺保暖不足,吸入冷空氣之過。

冬氣者,病在四支:以其人胃陽為風寒所厥,四肢保暖不足。



【黃帝內經·素問04】: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痺厥。“


故春善病鼽衄:鼻炎和鼻出血(鼻損)常見於春天。因頭項陽盛,又受寒嚴重。

仲夏善病胸脅:胸脅疾病常見於盛夏。因全身陽盛,以中焦為寒氣所困,故出現胸脅不適。

長夏善病洞泄、寒中:泄瀉、裡寒常見於長夏。因下焦陽盛,又腸胃為寒凍、生冷飲食所傷,故出現中、下焦疾病。

秋善病風瘧:風寒外感常見於秋天。因肺為冷空氣所傷。

冬善病痺厥:四肢麻痺、冷凍,常見於冬天。因天氣寒冷,人體保暖不足所致。痺厥,是邪氣傷及根本,也就是傷及人體神經細胞所致;嚴重者可出現凍瘡或組織壞死。(這是糖尿腳的根本病因所在。)



【黃帝內經·素問04】: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脅,長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風瘧,冬不病痺厥、飧泄而汗出也。”


故冬不按蹻:按,手的活動;蹻,腳的活動。意思就是說勞動。

也就是說,在冬天勞動(也就是今天人所說的運動),是人體生病的根源。

為何?

不是運動有益於人體嗎?


運動,就是前人所說的勞動。動物的勞動是為了尋走食物,或逃避敵人;並不是為運動而勞動。

人在勞動時,不但消耗人體的資源,更是會產生大量的熱,導致人體大量出汗,撤去人體保暖的東西。如此,則令人體處於極易受寒(體溫流失)的狀況。這就出現了”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藏邪氣發病”的情況,更何況在嚴寒的冬天。



【黃帝內經·素問04】: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

此平人脈法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甚麼是人體的精,也就是人身之本?

可以產生陽氣的東西,就是人體的精,也就是人身之本。

故藏於精者:人體能夠產生陽氣的東西,就只有氧氣和血糖(葡萄糖)。氧氣是不能藏於人體的,也不用藏,因為你只要呼吸就有。

然而,只有血糖,人必須通過食物攝取,而且必須有多餘量才可以藏。

也就是說,在冬天裡只有足夠的陽氣才能保暖禦寒,

在冬天若能保暖,則不會出現”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藏邪氣發病”的情況,也就不會出現隨後所說的疾病。



這是【黃帝內經】以五行學說,配合五藏、五時來解說八風就是人體生病的病因。其關鍵就是“受風寒”。


*****

研讀【黃帝內經】、【傷寒論】切忌斷章取義,切勿以自己有限的知識去理解、強解,要以經典中的前文後理來解釋經文,才不會曲解、錯解書中的醫理。


*****




易龍           10/08/2022









2022年8月5日 星期五

五藏(1)

 五藏(1)



【黃帝內經·素問01】: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


”肝氣衰,筋不能動“

為何肝氣衰,筋不能動?

到底甚麼是“肝氣”?

【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是抽象的東西嗎?

是根本不合乎人體基本解剖生理學的東西嗎?

還是後世人根本看不明,錯誤理解了【黃帝內經】的本意?


“天癸竭,精少。” 也就是說男子的生育能力下降。

肝氣衰,又為何與生育能力下降有關?

到底【黃帝內經】中的醫學理論,是否胡說八道,像今天的西醫學一樣,你喜歡怎樣說就怎樣說,完全無科學邏輯可言?


”腎藏衰,形體皆極“

腎藏,是指甚麼?

腎藏衰,又如何與“形體皆極”相關?


就這【黃帝內經·素問】的第一章的其中短短一節,世上讀【黃帝內經】的人,有幾人思索清楚當中的意義何在?

真的明白自己吸收到的是文字表面的描述,還是當中包含的意義?


世上絕大多數人閱讀,都是吸收文字表面的描述意思,並不能徹底了解文字中的含意;尤其是閱讀中國古文,文字中的含意,遠超過文字表面的描述千百倍。


然而,要徹底明白【黃帝內經】文字包含的意義,讀者必須對人體的運作(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生理學)有徹底的了解,不然,是不能理解【黃帝內經】的內容;因為整部【黃帝內經】所說的,除了穴位,全都是活人運作的結構表達,並不是死人的解剖結構。


為何【黃帝內經】只說活人運作的結構表達,而不說死人的解剖結構?


因為在【黃帝內經】時代的人,已明白到治病是活人的事,死人的結構是治不了病的。所以,習醫之人,只有明白這一觀念,才能明白到甚麼是治病,才能看得明【黃帝內經】。


何謂五藏?

這是一個想學習好中醫學的人必須要明白的要旨,因為這是【黃帝內經】人體醫學理論的核心。弄不清甚麼是五藏,學習之人根本就不能腳踏實地的學習,對自己所學習的東西學得虛無飄渺,總是覺得不乎合真實的人體醫學。這樣的學問,還能繼續發展下去嗎?倒頭來,還是原地踏步,或是走回頭路,更糟的是邪說歪理叢生,禍害蒼生。這就是自【黃帝內經】以後,歷代直到此時,中醫學發展的實況。


五藏與五行學說又是甚麼關係?

若沒有五行學說,【黃帝內經】中根本就不存在五藏。為何?


【黃帝內經·素問11】:

“魄門亦為五藏,使水穀不得久藏。

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寫也,故滿而不能實。

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以上就是【黃帝內經】對五藏和六府的定義。



七八:男子到了約五十六歲。


肝氣衰:在【黃帝內經】中,凡說五藏的,都是五藏氣,也就是五藏的功能,除了腎。因為【黃帝內經】中所說的腎,就是人體的神經細胞本身;而五藏氣,就是人體神經細胞的不同功能。

所以,肝氣,是指人體神經細胞調控的功能。【黃帝內經】以”將軍“來形容這調控功能,就如行軍調兵遣將一樣。

肝氣衰,也就是調控功能走下坡,軍隊對軍令的服從性下降。


筋不能動:神經對關節活動的調控功能下降,導致肌肉收縮無力。

由於關節四周是布滿筋腱、靭帶,所以,關節的活動能力就與筋成了掛勾。


天癸竭,精少:神經對生育器官的調控功能下降,令生育功能下降。


腎藏衰:腎藏,就是指人體的神經細胞,以及其潛藏的活動能力。腎藏衰,就是人體的神經細胞基本功能,以及其潛藏的活動能力都下降。

由於腎藏是指人體的神經細胞,所以,腎是人體的先天之本,也就是說,在母體中胎兒的神經細胞發展,斷定了日後出生後人體的強弱。


形體皆極:必須先有腎藏衰的前題下才會發生,因為整個人體的形體結構,是隨著人體神經細胞的活動能力而變化。

在現實的人體中,神經細胞生長到那裡,受其調控的細胞組織就生長到那裡。

腎主骨,這一真實的情況是神經細胞延伸到那裡,骨就生長到那裡。而骨質的密度,更是無時無刻由神經細胞感受骨所承受的壓力而作出準確的調控。




易龍      06/0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