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

治病標本 (4)


治病標本 (4)

或有人會說,理他甚麼標本,只要暫時解決了病人眼前的問題,不就行了嗎!
這說法跟“中醫、西醫都是醫,誰能治得了病,就是好的治療方法”是一樣的

治病不求本,或是標本弄錯了,會出現甚麼問題?
【黃帝內經】是如此的告訴後人

【黃帝內經】:歧伯曰:治之要極,無失色、脈,用之不惑,治之大則。逆從到行,標本不得亡神失國。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黃帝內經】: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病形已成,乃欲微鍼治其外,湯液治其內粗工兇兇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起。」

從以下的病症例子,可以體會【黃帝內經】所說的是如何的真確

除了創傷造成的疾病,臨床上所表現的症狀,基本上都是疾病的如:

-        發燒
1.     發燒本是人體發炎的免疫保護機制,是因為有異物入侵人體,進入血液才會觸發啟動的
2.     如使用退燒藥,或中藥的寒涼藥物將其暫時抑制,將會使入侵的微生物在少了抵抗的情況下進入人體
3.     人體將會出現類似服食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情況,入侵的微生物可使人體的病情更嚴重,甚至致命

-        疼痛、關節腫脹
1.     類似發燒的情況,是人體發炎的免疫保護機制

-        流鼻水、咳嗽
1.     是類似腹瀉的排毒機制
2.     服用收鼻水藥、或鎮咳劑,可使病毒積聚於人體。
3.     鼻中的毒不清除,可導致鼻炎、鼻敏感、鼻竇炎、或失去嗅覺等的疾病
4.     呼吸道中的毒不清除,可導致慢性咳嗽、哮喘、慢性肺阻、或支氣管擴張等的疾病

以下病症若只針對病症()治療,不找出病因()作出治療,其病症只會越治越嚴重,或是反覆發作,或是併發病症叢生;必定不能根治其病症,或是治療毫無效應
-        水腫
-        眩暈
-        中風
-        心臟病
-        失眠
-        肌肉抽搐
-        肌肉麻痺
-        乏力不能活動
-        高血糖
-        高血壓
-        胃脹、胃酸過多
-        癌症、腫瘤

高血壓本來就不是病的根本,只是病症()而已高血壓的出現有兩種意義:
1.     是人體有疾病的病症表現,如發燒一般
2.     是人體自我調節以達到供應養份給缺血組織的反應

所以,只是針對病症()治療,而忽略了病因(),是造成血壓越醫越高,多種併發症出現的因由那真正導致人體心血管問題和中風的並不是高血壓本身,是導致高血壓出現的背後病因由於病因未除,高血壓也繼續的存在,也就給人有了錯覺,是高血壓導致中風等併發症(這跟誤會發燒是導致抽筋的病因是一致的)也由於這一原因,那些中風的病人,大多數也是服用西藥降血壓藥的人

高血糖(糖尿病)本來就不是病的根本,只是病症()而已高血糖的出現有兩種意義:
1.     是人體有疾病的病症表現,如發燒一般
2.     是人體自我調節以達到供應糖份給缺糖組織的反應

所以,只是針對高血糖()治療,而忽略了病因(),是造成血糖越醫越高,多種併發症出現的因由那真正導致人體心血管問題、腎病、中風和所謂的“糖尿腳”,都不是糖尿病本身所致,是導致糖尿病出現的背後病因所致由於病因未除,高血糖也繼續的存在,也就給人有了錯覺,是糖尿病導致中風、腎病等併發症也由於這一原因,那些中風、腎病的病人,大多數也是服用西藥降血糖藥的人

【傷寒論】:「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錯誤的治療)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
【傷寒論】:「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錯誤的治療);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傷寒論】這治病的先後次序的觀念,不單是應用於治療外感風寒,也是治療所有病的標本法則

【黃帝內經】:「夫陰陽逆從標本之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淺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淺而知深,察近而知遠,言,易而勿及,治反為逆,治得為從。

中醫的辨證論治,其“辨證”就是找出“病因”的意思
然而,歷代以來,這“辨證”並不多醫者能做到(也就是查案找不到真實的證據),結果是治療無效,或是病症暫時消除,留下後患無窮;或是錯誤治療導致病情更加嚴重,甚至於喪命


由於辨證不清,也導致出現胡亂猜測的“論治”。每天處方開藥,都只能求神問卜,祈望有療效。如此行醫,非【黃帝內經】之醫道最終,將【黃帝內經】、【傷寒論】之醫道推往絕路









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治病標本 (3)


治病標本 (3)

【黃帝內經】:
陰陽逆從標本之為道。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淺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
以淺而知深,察近而知遠,言,易而勿及,治反為逆,治得為從。
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中滿治其標。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後生中滿治其標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
人有客氣有同氣,小大不利治其標小大利治其本
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
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閒者并行,甚者獨行先小大不利而後生病者,治其本。」

【傷寒論】中又如何體會治病的“標本”?


1.     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

逆者”,氣逆也人體的氣不順其道而行
所以,嘔吐是逆,腹瀉是逆,不但手足厥冷是為逆
先病者,是疾病的根本所在,是導致後來的病症出現的病因()

【傷寒論】:「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傷寒論】:「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傷寒論】:「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寒困阻胸中,陽氣不能下降、外宣),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宜四逆湯
【傷寒論】:「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其治法當溫裡散寒,先治其病()

【傷寒論】:「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傷寒論】:「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欬,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中焦水濕為寒邪阻困,逆行而上,上凌心、肺
其病因()在傷於風寒,才導致水逆
其“”者,先傷於風寒而生病。


2.     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

先寒者,先傷於寒也;繼而出現其他病症。其本在於先傷於寒。
先病而後生寒”者,其本在於導致“先病”的病因。

【傷寒論】:「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傷寒論】:「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傷寒論】:「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主之。
【傷寒論】:「食穀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傷寒論】:「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


3.     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

先熱而後生病者”,其本在於先積的熱,繼而導致由積熱所生的病症

【傷寒論】:「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
【傷寒論】:「潮熱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消湯主之。
【傷寒論】:「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先熱而後生中滿”,“後生中滿是其標

【傷寒論】:「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傷寒論】:「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4.     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

先病而後泄者”,其本在“先病”

【傷寒論】:「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
【傷寒論】:「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先泄而後生他病者”,其本在泄利,繼而生其他病症


5.     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

後生中滿”是其標
先中滿”是其本

【傷寒論】:「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故攻其熱必噦。


6.     小大不利,治其標小大利,治其本

小大不利”者,大小二便不利是由“先病”而導致者,是“標”的表現然則,無論在甚麼情況下,都必先治理

【傷寒論】:「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傷寒論】:「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7.     先小大不利而後生病者,治其本

先小大不利”者,由大小二便不利而導致的病症所以,“先小大不利”是其

【傷寒論】:「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傷寒論】:「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傷寒論】:「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傷寒論】:「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蔯蒿湯主之。


為何“中滿”和“小大不利”無論是本或標,都必須先治?

因為“中滿”者,人不能飲食;“小大不利”者,人體濊物無以出二者其一不行,任憑怎樣治理,都是必死無言


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
能發其病者,其人正氣必然不虛治者當先治其病因(),截病以防再傳,然後再治理外在表現的剩餘病症()

【傷寒論】:「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


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
不能發其病者,其人正氣必然虛弱。欲發其病治其病因(),是為勉強。治者當先治其病症(),同時扶其正氣,待至正氣盛,人體自然能發其病,除其病因

【傷寒論】:「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傷寒論】:「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後世習醫者,常說張仲景也有治標不治本、辨病(病症)不辨證(病因)的時候;因此,以治病症、治標為治療方法然則,仲景所行是以【黃帝內經】為治標本的根據,並非任意妄行,見病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