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2日 星期日

黃帝內經醫學(01)

 黃帝內經醫學(01)



***

讀中醫學,若沒有讀過【黃帝內經】,根本就沒有讀過中醫學;因為中醫學的所有醫學理論都是出自【黃帝內經】。

然而,後世醫家甚少能正確解讀【黃帝內經】,結果導致中醫學醫理神化不通,弄成了自圓其說的神化巫醫。

現代編寫大學中醫學教本的,更是神奇,將西醫學理論(即是溫病學說)強行與【黃帝內經】的醫理結合,甚至凌駕於上,成為了今天不中不西的無用怪物(只是對人類的傷害不及西醫學罷了)。


到底,【黃帝內經】的醫理真的是如此難明嗎?


事實並非如此。

自古到今,只是閱讀【黃帝內經】的人,絕大多數都已是被錯誤的醫學理論充實了,根本無法再接受正確的理論。現代人更是被西醫學那套錯誤的醫學科學觀所誤導,未讀已對【黃帝內經】有了偏見;再加上那些所謂懂得西醫學的人,根本對西醫學的人體生理學和解剖學都未了解清楚,就以自己錯誤有限對人體的了解來閱讀【黃帝內經】,結果是越讀越錯。


另一方面,讀古書不能咬文嚼字,單一從字面上來解讀;因為古人寫下來的文章與說話時的表達,是有天淵之別的。


***



【黃帝內經·素問01】:

「乃問於天師曰:

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上古之人”

【黃帝內經】成書於西漢之前。在西漢前的人當稱自己為“今時之人”,所以,上古之人當在當時過千年之前的人。


“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春秋”就是年歲。上古之人的平均年歲都是過一百歲之人。不但是過百歲,最重要的是能自由自在的正常活動、幹活。


“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

然而,今時之人,年過五十就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令人體不能正活動、幹活。


“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到底出現了甚麼問題?

是因為時世的差異?

還是人自己做錯了甚麼所導致?


***

從現代人所推測科學和醫學發展的角度來看,西漢前的科學和醫學發展應該先進過上古之人。

為何寫【黃帝內經】的人會發出這個不合乎現代人邏輯的問題?

到底是寫【黃帝內經】的人觀察性和警覺性高?

還是現代的人低能冇腦,根本沒有思考反醒的能力?

懂得閱讀【黃帝內經】的人,就是這簡單的開頭一問,已是值得讀者深思細慮,對面前的醫學作出深深的反醒。

讀者若對此問題沒有感覺,繼續讀下去,也是無法讀得懂【黃帝內經】。因為你的心已被錯誤的醫學充實了,再沒有空間接受其他正確的東西。


***



「歧伯對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上古之人大多數都懂得天道(大自然的法規)。


“法於陰陽”

凡事跟隨大自然規律而生活。

“陰陽”者,這裡不應解讀為狹義的陰、陽,應該解讀為天道。


“和於術數”

也是凡事跟隨大自然規律而生活的意思。

“和”,協調、和諧。

“術數”,人用以記載大自然規律的方法。

“陰陽”者,天地萬物的表現。


“食飲有節”

甚麼是有節?

一般人,都會將“有節”單純解讀為飲食的分量和過於肥甘厚膩上。

事實上,分量和肥甘厚膩並不是人要節制的重點。

“有節”,也就是禮節、節制,以人的主動意志來跟隨大自然規律和事物的規律來行。

在飲(指的是飲酒)方面,分量是需要人以意志來節制的。但在食方面,分量和肥甘厚膩,是不需要人用意志去節制的,正常的人體是會自動有限制的。而人體真正要節制的,是食物的生與熟、冷與熱、食物的種類是否適合等等;因為這些才是致病的真正因素。


“起居有常”

生活起居隨從大自然規律,也就是隨著天地間的陰陽變化而生活,是謂之“有常”。


“不妄作勞”

隨從大自然規律,隨著天地間的陰陽變化而活動、工作。


“故能形與神俱”

由於凡事都能跟隨大自然規律,順從天地間的陰陽變化而生活,人體的器官組織(形)和神經系統(神)自然能保持良好,沒有急速衰退。


“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因為神經系統(神)能活到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年歲(天年),也就是約120歲;所以,上古之人皆能健康過百歲而離世。


***

其實,以上短短的幾句,已將整部【黃帝內經】,人體生病的原因,人如何能夠健康長壽的重點,都精簡地說了。

這就是古醫學典籍,一句說話,基本上可以用一本書的篇幅來作解讀。


***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易龍         13/03/20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