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 星期五

能冬不能夏(3)

 能冬不能夏(3)



【黃帝內經·素問05】:

“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

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帝曰:法陰陽柰何?

歧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為之俛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

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

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帝曰:調此二者,柰何?

歧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

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

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

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

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


*****

為何陽氣郁結不是好事?


陽氣郁結的原因只有一種,就是寒氣厥阻,導致人體陽氣運行不暢。


人體的陽氣運行不暢,也就是衛氣虛弱;衛氣虛弱,則腠理不開,則汗不能出。


人體無力出汗,在現代生理學上當如何解讀?


事實上,出汗並不是排汗的過程。正常的出汗,只是反影出人體本身夠熱,有足夠的免疫力清除污染人體的病毒(風寒)。人體的免疫力屬於【黃帝內經】所說的”衛氣”。


在【傷寒論】中也已說明了,只有正常的排汗,才能驅除風寒;若是大汗淋漓,這只是人體氣虛的表現,是不能驅散風寒的,相反,會更加耗散陽氣。所以,強發汗或服食西藥退燒藥後的出汗,都是大汗淋漓,是不能驅除風寒(病毒感染)的。


【黃帝內經·素問26】:

“是故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寫,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沈。”


【黃帝內經·素問35】:

”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


【黃帝內經·素問35】:

“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黃帝內經·素問62】:

”帝曰:陽盛生外熱,柰何?

歧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


由於”衛氣”為寒氣所厥阻,力不足以驅除風寒,故汗不出,皮膚發熱。這種半桶水的免疫力,所帶出來的結果只是長期的慢性發炎。

所以,這陽氣郁結不是好事,只會為人體帶來長期的病痛。



不是熱就對人體有益嗎?


在人體中郁結的陽氣所產生的熱,不但不能清除人體所釋出來的病毒,同時為人體帶來長期的慢性發炎。


然而,要解決陽氣郁結這一問題,並不是將陽氣往下引走,也就是使用攻下清熱法。


這一治法有何不妥?


攻下清熱法是違反了人體生理學上,人體熱從內往外擴散散走的規律。


人體由內往外散熱的規律,不但是要散走人體不斷產生過多的熱(陽氣);更重要的是要溫煦人體所有的細胞組織,提升人體的免疫力,達到驅寒(也就是清除病毒)預防疾病的功能。


除非人體在受風寒後,導致陽氣郁結嚴重,人體出現嚴重的不適,才以清熱法舒緩一下嚴重不適症狀。不然,醫者應回到“治病求本”的原則上,以溫裡驅散風寒為治,才能符合人體的生理規律,將人體的正常運作功能恢復過來。這樣,人體才能再次正常的自行不斷運作。


所以,習醫之人當先清楚了解人體正常的運作,才能學習得正確的醫學理論,作出正確的治療。只有懂得人體的根本生理運作,風寒(病毒)與人體之間的關係,才能不被那些錯誤的醫理誤導,醫壞病人,為禍人間。

這就是【黃帝內經】強調“治病求本”的原因所在。


因人體的散熱系統受到風寒的破壞,導致人體不能發汗,陽氣(熱)郁結。若在炎熱的環境中,也就是夏季,只會增加人體陽氣(熱)的郁結,最終導致人體出現中暑而死亡。故這類病人只能冬,不能夏。


但醫者必須明白,如【傷寒論】所說,中暑的病因在於受了風寒;因寒氣所厥,才導致陽氣(熱)郁結。


***


”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


陰勝者,則陽氣郁結於五藏內(中樞神經系統內),不能外宣,不能溫煦身體的細胞組織,故出現“身寒”。


因熱郁結於陰,不能外散,故以出汗散其積熱。這是人體緊急散熱的機制。


為何人體的陽氣會郁結於陰(體內深處),這才是問題所在。


歸根究底是因為外感風寒久困,加上錯誤的治療(清熱法),或飲食生活不正確(過於寒涼),或其人先天體虛,導致外界寒邪深入,故出現“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 的現象。


腹滿者,不能忽視。因寒厥導致腹滿,其人則飲食差,身體會越來越虛弱,或突然出現血糖下降,昏厥而奪人性命。故以“死”來說明病情之嚴重性。


人體陽氣內郁結(陰盛)可分為多個層次,這些層次都是漸變的,並沒有明顯斷層式之分。但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層次:

1. 陽氣郁結於五藏。(最嚴重的病情。)

2. 陽氣郁結於中焦。(胃)

3. 陽氣郁結於筋肉。

4. 陽氣郁結於皮下。


【黃帝內經·素問62】:

“帝曰:陰盛生內寒,柰何?

歧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寫,不寫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濇,故中寒。”


由於陽氣郁結,導致調控人體體溫的神經系統不能正常運作,故體溫下降,人體容易出現出汗、身冷。

附子、乾薑這類溫陽藥物有提升人體神經細胞運作的功能,故能提升人體調控體溫的神經系統,繼而出現身暖、止汗的作用。


【黃帝內經·素問03】:

“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


這一種情況,是五藏生化陽氣不足,又為寒氣所厥,則陽氣不足以令九竅正常運作,故出現“不通”。



”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這就是疾病陰陽各有勝負的形成原因和表現的狀況。


***


【黃帝內經·素問26】:

“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開,逢虛風,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見其形。

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氣,盡調不敗而救之,故曰上工。”


【黃帝內經·素問35】:

”歧伯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


***


中醫學的脈象,是有實質科學根基可循的,因為脈象,實質就是中樞神經對血管、血流、心臟活動的真實反影,也就是陽氣的走勢表現。


中樞神經(五藏)所產生的陽氣(熱),透過神經細胞的傳送,由中樞神經傳送出外至手腕上,或其他部位的動脈血管壁上。由每條神經細胞所管轄的血管範圍少於1cm長度,不同神經細胞所傳送的陽氣(熱)都有所不同;這樣,出現了寸口上寸、關、尺不同部位,脈象浮沈、弦弱、大細、結代、數緩的不同。

透過觀察這些不同神經對血管不同部位的影響,來診斷中樞神經(五藏)的功能情況(也就是產生陽氣和傳送陽氣的能力)。


胃所產生的”胃陽”又是甚麼回事?


這”胃氣”為何對脈象有如此重要?


又是如何判斷”胃氣”的存在與否?


診斷脈象能判斷生死,是因為脈象能真實反影出中樞神經的健康狀況。


***


能冬不能夏(4)


”帝曰:調此二者,柰何?

歧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

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

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


***

能冬不能夏(5)


”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

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




易龍           28/10/20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