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

【黃帝內經】的陰與陽 (2)



【黃帝內經】的陰與陽 (2)


為何小小的優先次序可以南轅北轍的誤導後世中醫學者?

陰陽的定義,是中醫學診斷、治療、了解人體運作的根本,也是閱讀【黃帝內經】、【傷寒論】這些中醫經典的根本觀念陰陽定義的觀念錯誤,不但不能正確的去理解【黃帝內經】和【傷寒論】,更可怕的是因為不通,就強行曲解這些醫學經典的內容曲解的人若不是為人師還好,只是為害少數的人;若是為人師者,則可以為害蒼生;將正確的醫學變為謬論,甚至於神化,自成一派,弄得中醫學形成四分五裂,所謂的“各家學說”
這種觀念的錯誤所導致的災禍有多大,可以用“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來作總結

有腦的人可以想想,人體只是一個個體,跟西醫學所說的人體是一模一樣的,同一種病証,根據【黃帝內經】和【傷寒論】的醫學理論,是不可能用寒或熱都能治療的,能正確治療的只有一種,而另一種則是錯誤的治療。

【黃帝內經】:「是故百病之起,有生於本者,有生於標者,有生於中氣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標而得者,有取中氣而得者,有取標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逆,正順也。若順,逆也。故曰: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此之謂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診,足以亂經。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寒病復始同氣異形迷診亂經,此之謂也。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標與本,易而勿損,察本與標,氣可令調,明知勝復,為萬民式,天之道畢矣。」

【黃帝內經】說:「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病形已成,乃欲微鍼治其外,湯液治其內。粗工兇兇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起。」


如何可以知道陰陽定義的優先次序?
1.     【黃帝內經】中有答案
2.     【易經】中有答案

中國的陰陽哲學源於【易經】,【黃帝內經】中陰陽哲學也不例外

【易經】卦中的爻,真正定其陰陽的不是“陰爻”或“陽爻”,是爻所處的位置,以及爻的走勢而【易經】中陰陽的驅別,以大地上陽氣的走勢來分同樣,人體中也只有陽氣的產生和運行。跟大地一樣,人體中並無陰寒之氣產生,只有缺少陽熱之氣,那地方就自然成為陰寒(陰寒是不用產生的)

所以,整部【黃帝內經】所述說人體從臟腑中所生成的“氣”,都是陽熱之氣,並無陰寒之氣這陽熱之氣稱為“陰氣”或“陽氣”,取決於其位置和走勢,並非取決於寒或熱

根據【易經】十二月卦來分析,中華大地的陽氣起始於“復”卦的冬至夜半,在這一刻起,日光照開始向北半球回歸,所以一陽生於“復”卦大地陽氣經歷“臨”卦的逐漸增加,來到“泰”卦的春天;這時候,陽氣已足夠破地而出陽氣經歷“大壯”、“夬”、“乾”三卦,繼續向地面上增長,直至夏至的“姤”卦

人體的氣因應天地陽氣的走勢,在春、夏時期由體內生,隨之向外、向上走這樣走勢的“氣”,在【黃帝內經】中稱之為“陽氣”這樣的“陽氣”走勢不是必然的

為何不是必然的?

只要人體內所產生的氣不足,或是人體為風寒所困,人體的氣則不能成為向外、向上走的“陽氣”

【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甚麼是“使志無怒”?
怒者,氣郁所致

為何會出現氣郁?
氣為寒邪所困,不能向外散泄所以人易於生怒

四季皆可為寒氣所困,為何只在夏而不在春?
因應天氣,人體在夏天多生陽熱之氣,若為不能向外散泄,則易生煩熱暴躁

【黃帝內經】:「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

【黃帝內經】:「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生痤疿;高梁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勞汗當風,寒薄為皻,鬱乃痤。」

根據【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何謂春夏養陽”?

春、夏是人體生、長的時候,其氣當向外、向上走這樣走勢的氣,黃帝內經】稱之為陽氣。這與秋、冬收、藏往內走之氣,也就是黃帝內經】稱之為陰氣的剛剛相反然而,陽氣陰氣實屬同一氣,這也就是“一元”論的真正意思;只是因其走勢和位處不同而分別稱陰、陽

所以,春夏養陽”的真正意義在於確保“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也就是確保人體的氣能不斷的向外、向上走,有利於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長(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之道

若春、夏人體的氣無力向外、向上走,也就是陽氣不足有甚麼結果?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若春、夏人體的氣無力向外、向上走,則內可出現氣郁(逆之則傷肝),重者出現寒變(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在夏季若加上外受風寒所困,人體的氣不但不能向外、向上走溫長人體,更可導致熱郁於裡而生怒(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秋天導致熱郁肺燥(秋為痎瘧)由於春、夏陽氣無以生長,到冬天自然無“陽氣”可藏(冬至重病),又何以過冬

就這小小的“春夏養陽”,歷代以來已是甚少人重視和正理的理解;對秋“秋冬養陰”理解和闡釋更是令人髮指,是完全曲解【黃帝內經】的本意,導致中醫學千百年來的衰落


【黃帝內經】:「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

【黃帝內經】:「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黃帝內經】:「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陰者五藏也

【黃帝內經】:「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寫也,故滿而不能實。」

【黃帝內經】:「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藏六府。今厥氣客於五藏六府,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蹻陷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


【黃帝內經】: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寫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寫其陽而和之。」

在【黃帝內經】中,古人使用“陰”、“陽”二字,在同一小段,可有截然不同的意思以上就是一個好的例子理解錯誤,則可以導致救人與害人的天壤之別

為何古人要如此書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