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2日 星期四

辨虛實

 

辨虛實



人有虛、實。究竟甚麼是人體的虛實?


事實上,無論是虛,或是實,都是有病的身體。


【黃帝內經·素問53】

”氣盛身寒,得之傷寒。

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為何“氣盛”會出現”身寒”?

為何”氣虛“會出現“身熱“?


首先,要弄清楚甚麼是“氣盛”,甚麼又是”氣虛“?


氣盛者,邪氣盛也。氣虛者,正氣虛也。這是貫穿整本【黃帝內經】的醫學觀念。


“氣盛身寒”,以其人傷於寒,寒氣盛而厥阻陽氣在裡,故其人身寒;以其陽氣不能外走溫煦體表之故。


這等人因陽氣被寒邪厥阻於裡,導致煩熱,冬不畏寒,不用穿厚衣;夏則惡熱,喜飲食生冷之物。其症狀出現大汗、盜汗、潮熱等。


其病因在於”得之傷寒“,故治當解表散寒;切忌清裡陽氣,使外感風寒更深入困壓。


“氣虛身熱”,以其人先為風寒所傷,傷及五臟(中樞神經系統);致使人體溫度調節器混亂,無力正常運作。


其人因寒邪傷及五臟,故”氣虛”。在夏日暑天,因氣虛無法正常運作人體溫度調節系統,暑熱積蓄人體,故出現身熱無汗。故出現”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黃帝內經·素問53】

“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


“夫實者,氣入也“是甚麼意思?


人氣生於五臟,是為臟氣,又稱陰氣;必從裡往外走,從上往下走。


所謂“氣入也”,是可以從兩個層面去理解,就是氣積聚在裡,相對而言,就是氣往內走的表現。更重要的氣入表現,是指寒邪之氣,從外往內而入。這寒邪氣的入侵,更乎合【黃帝內經】所說的”實者,邪實也“的說法。


“虛者,氣出也”如何理解?


虛者,必定是氣虛。


為何會出現氣虛?


造成氣虛的原因有二:

1. 五臟生氣無力。

2. 氣的大量流失。


甚麼可以導致五臟虛弱和在短時間內令大量氣流失?


因素如下:

1. 毒藥

2. 寒涼清熱攻下藥(包括中、西藥)

3. 寒涼的蔬菜、生果(所謂的食物,其實是清熱藥)

4. 冷凍的食物和環境


人體的五臟就是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以上的東西都會抑制或阻礙神經的活動;而神經的活動能力,就是人體氣的表現。


由於五臟無力生氣,相對的表現就是只有氣往外走,越走越少,最終導致氣虛或是斷氣。

這就是“虛者,氣出也”的表現。


為何”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


氣實,必定是寒邪之氣實,困束正氣於裡。寒邪之氣困於表,是外感風寒的表現。這時,整個人體的氣被困於裡,則會出現體熱發燒的表現。

若寒邪深困於裡,則導致人體裡熱煩躁,體表寒涼或出汗。這種現象最常見於四十多歲以後的男女。


氣虛,必定是正氣虛。也就是五臟虛弱的表現。由於五臟虛弱,無力生氣,故出現氣虛的現象。氣不足不能溫煦人體,故出現人體虛寒的現象。


五臟不能無故而虛。到底是甚麼原因導致五臟虛弱?


導致五臟弱虛的因素,世上就只有風寒之邪。


當風寒(病毒)之邪從外入侵人體,在表阻礙陽氣外散,導致陽熱郁困而出現發燒。


當風寒(病毒)之邪再深入侵人體,導致陽熱郁結於裡,則出現煩熱、惡熱、不畏寒、大汗、睡眠差等等的現象。


當風寒(病毒)之邪深入人體,則深困五臟,或傷及五臟,令五臟生氣減弱,導致氣虛、體弱、動則大汗淋漓。


當風寒(病毒)之邪深入人體,直接傷及五臟,令五臟生氣無力,導致體虛、氣弱。


總結人體虛、實的由來,其病因就在於風寒所致。因此,根據【黃帝內經】治病求因的準則,無論是虛或實,其治療針對風寒,是必要的治病根本治法。




*** 本人的所有醫學文章都是出於本人在臨床上的觀察和治療總結。***



易龍        22/07/20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