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

再看陰陽學說(3)

再看陰陽學說(3)

【黃帝內經】:「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
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甚麼是“陽密乃固”?
者,陽氣也是指人體表之氣

甚麼時候才能固密?
陽氣充於體表之時,人的體表才能固密也就是說,只有陰氣(裡氣)源源不絕的往外宣發,才有充足的陽氣(外氣)鞏固體表

何謂“兩者不和”?
兩者不和”不和者,陰()()不能交通;陰氣再不能源源不絕的轉化為陽氣,陰()()之道為邪所阻;所以,出現了“若春無秋”、“若冬無夏”的局面
“若春無秋”者,陽生而不能收這是陰氣(裡氣)為邪所擋而不能外宣,表因缺陽故不能收臨床的病變以裡熱表虛為特點
“若冬無夏”者,陰氣(裡氣)為邪所封藏,陽無以發臨床的病變以裡高熱,表冷寒為特點

醫者,調和陰陽之人故調和陰陽謂之“醫”,是謂“聖度。能掌握聖度”的醫者謂之“醫聖”,張仲景是也所以,【傷寒論】一書能治百病,以其法合乎“聖度”,也就是能調和陰陽之故

甚麼是“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這是“若春無秋”,裡熱表虛的現象

甚麼是“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陰平者,陰氣(裡氣)無所抑鬱;“陽秘”者,陽氣(表氣)得以秘密,鞏衛體表這是人體無邪,陰陽道路無阻,陰陽調和的現象;故“精神乃治


【黃帝內經】:「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陷脈為瘻,留連肉腠;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


甚麼是“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再看陰陽學說(2)

再看陰陽學說(2)

【黃帝內經】:「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
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甚麼是“陰不勝其陽”?
甚麼是“陽不勝其陰”?

若然將陰、陽的陰解釋為“陰寒”之氣,在這裡就難以解釋甚麼是“陰不勝其陽”,或甚麼是“陽不勝其陰強行解釋,只會使中醫學被人覺得是自圓其說的學說,弄得謬論滿街的

人體之氣,其正常規律以陰(裡氣)略勝於陽()氣從內傳外如今“陰不勝其陽”,以其在外之氣多於裡之故。由於陽氣郁於表,導致“脈流薄疾”。當外郁之陽氣不能散,反向內走,陰()、陽()兩氣相併;輕則煩躁,重則出現“并乃狂”之情況;以其熱郁過甚之故。

甚麼情況會導致陽()氣郁於外?
以外感“寒邪”之故

陽不勝其陰”本為常理,又為何出現問題?
這裡的“陽”當指五臟所生之陽氣(也就是陰氣),“”當指外邪“陰寒”之氣,也就是“寒邪”。由於“寒邪”深入,致使五臟之氣難以生化;而所生化之“陽氣”也不足以推開“陰寒”,往外宣發,致使“五藏氣爭,九竅不通

陰不勝其陽”當為外感“寒邪”初期,“寒邪”在外仍未深,五臟陽氣未傷若“寒邪”仍在太陽經,當解其表;若在少陽經,當斷其走勢,誘“寒邪”外出或瀉下而散之(這就是和解少陽之意);若在陽明經,熱盛則瀉之,寒盛則溫之陽明雖有郁熱,若邪仍在表,可以解表散之

陽不勝其陰”是“寒邪”深入傷及臟氣其人當是陽氣不足,虛寒狀況其臨床症狀可以出現煩躁、失眠,睡眠不安、氣少、靜默無言、面色無華、手腳冰冷、情緒行為失控、焦慮、食慾低下等等其治療方針當溫裡回陽,散其“寒邪”

不能明此陰陽者,當不知如何用藥對治;縱然偶有所中,也不能因證而變,盲目跟從而已
若能明辨此陰陽者,當能明白解表、溫陽之藥為何可以安神,且為安神之本

【黃帝內經】:「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甚麼是“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甚麼是“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

再看陰陽學說(1)

再看陰陽學說(1)

陰陽學說是中醫藥學的最基本理論,也是中醫藥學的中心所在。這也是學習中醫學好與壞的關鍵所在。然而,自【傷寒論】以後,絕大多數習醫者對【黃帝內經】中所說的陰陽都有誤解,就連今時今日大學的中醫藥教本也是說得含糊不清,甚至於錯解陰陽;以致於後學之人對中醫藥理論甚難理解和出現前後矛盾的情況,對研習【黃帝內經】和【傷寒論】更是造成了難以估計的障礙,延伸出許許多多的謬論。

【黃帝內經】中的陰陽理論並不複雜難明,其實是十分簡單直接的只是後世之人不知為何,竟將簡單的東西複雜化,故弄玄虛,使得醫理虛幻,醫道閉塞

自古以來,最多誤解陰陽的,就是將“陰”誤解為單單“陰寒”,將“陽”誤解為單單“陽熱”的意思。因為這一誤解,就將陰寒之氣變成了人體正氣的一部份,致使世人以寒涼滋陰為補,出現了許多寒涼補陰的藥品。

在【黃帝內經】中,“陰寒”之氣真的是人體正氣中的一部份嗎?

【黃帝內經】:「東方,陽也。陽者,其精并於上;并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
【黃帝內經】:「西方,陰也。陰者,其精并於下;并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

以上兩句,就是世人誤解內經的好例子
在這兩句中所說的陰、陽,其實就是一氣,並非寒、熱兩樣在上之氣為“陽氣”,在下之氣為“陰氣”,兩者都是溫熱之氣,是正常運作人體的“正氣”
因此,人的耳目聰明不在於“溫熱”之氣,而手足便,不在於“陰寒”之氣


【黃帝內經】:「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
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甚麼是“陰”?
陰者,【黃帝內經】已為其下了定義,就是藏東西和人氣起生的地方
藏甚麼東西?
就是“藏精”
哪裡是“藏精”的地方?
就是五臟五臟屬性為陰,以其位處人體深處負責“藏精”之故;並不是說藏在五臟中的是“陰物”,或是“陰寒之物”

【黃帝內經】說“陰者,藏精而起亟也”。“藏精”之處,也是人氣起生之地因此,人氣當起生於五臟維持人生命的氣就只有一股陽氣,所以,五臟就是人體陽氣生化的地方

人體的陽氣從五臟而生,由人體的陰(內部)往人體的陽(外面)在體表的陽氣也就是負責“衛外而為固”

就這一句,明、清兩代的醫家就已是各有不同的隨意而解,結果弄出了各種玄虛的學說有的說五臟所生的是“元陽”,有的說是“元陰”,有的說是“真陰”,又有的說是“真火”...最終,更是將陽氣生化歸到腎臟的身上
你看,【黃帝內經】不是直接簡單的寫明了嗎!何用後世之人為其再立論胡說。

辨明陰陽的意義,是中醫“辨證論治”的根本因為你若將“陰氣”理解為“陰寒之氣”,將以寒涼之品為病者補陰;這可是奪命之舉呀!


甚麼是“陰不勝其陽”?

甚麼是“陽不勝其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