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6日 星期二

人體如何受風寒

 人體如何受風寒



【黃帝內經·素問19】:

「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

或痺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痺,發欬上氣。

弗治,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痺,一名曰厥;脅痛出食。當是之時,可按、若刺耳。

弗治,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出黃。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可浴。

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當此之時,可按、可藥。

弗治,腎傳之心,病筋脈相引而急,病名曰瘛。當此之時,可灸、可藥。

弗治,滿十日,法當死。

腎因傳之心,心即復反傳而行之肺,發寒熱,法當三歲死,此病之次也。」


這就是風寒入侵人體的層次與走勢。


所謂風寒入侵人體,也就是現代人體生理學人體的神經系統受風寒,導致神經細胞內病毒活躍的層次和走勢。


“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

就是說風寒是令人體病毒活躍的首要條件,所以,是導致百病的首長。


“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

如今,人體因受到風寒的侵襲而導致人體體溫流失。為了防止體溫流失,人體豎起了皮毛,閉上汗孔,將皮膚內的微細血管收縮。因此,導致皮膚發熱,人體感覺到忽冷忽熱。


這就是風寒入侵人體最初的階段,也就是風寒客於毛的表現。

此時,只因人體體溫的流失而觸動了人體的保暖機制和反應,還未因體溫流失而激活人體神經細胞內的病毒活躍。

若此時能及時保暖,人體的神經細胞仍未出現受損。


“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痺,發欬上氣。”

若在毛不及時治理,人體繼續受風寒,就會傷及肺和呼吸道。

肺和呼吸道是人體皮膚從體表往內的延續,所以,【黃帝內經】稱其為“病入於皮”。


“弗治,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痺,一名曰厥;脅痛出食……”

若病在皮毛不及時治理,由於表層的神經細胞已被病毒所傷,失去調節體表散熱的功能,導致體熱開始內積,腸胃因調節神經被風寒所傷,加上開始積熱,則出現生氣脹滿、熱滿汗出(潮熱)的現象。

由於肝在肺之下,又氣脹滿屬風,屬肝氣郁滯,故其層次、表現屬於肺傳肝。(雖然病發於腸胃。)

肺屬金,肝屬木;金克木,故肺傳於肝。

肝主筋、主動,故皮傳病於筋。


“弗治,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出黃……”

若病在筋不及時治理,由於次表層的神經細胞已被病毒所傷,失去調節皮下傳送散熱的功能,導致體熱內積,腸胃因調節神經被風寒所傷,加上積熱,則出現生氣脹滿、煩熱、大汗的現象。(陽明症狀)

由於腸胃在肝之下,故其層次、表現屬於肝傳脾。

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故肝傳於脾。

脾主肉,故筋傳病於肉。


“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

若病在肉不及時治理,由於次表層的神經細胞已被病毒嚴重所傷,失去調節皮下傳送散熱的功能,導致體熱內積,腸胃和少腹內的器官因調節神經被風寒所傷,加上積熱,則出現生氣脹滿、煩熱、發炎的現象。

由於少腹在腸胃之下,而少腹內的器官就是膀胱、子宮,屬腎所主,故其層次、表現屬於脾傳腎。

脾屬土,腎屬水;土克水,故脾傳於腎。

腎主骨,骨為筋肉所包圍,故肉傳病於骨。


“弗治,腎傳之心,病筋脈相引而急……”

若病在骨不及時治理,由於深層的神經細胞已被病毒所傷,失去調節神經細胞的功能,傳送散熱的功能已不再是受風寒的重點,其真正的問題已出現在中樞神經系統是否能夠正常運作。此時,其人可出現腦炎、昏迷的情況。(腦炎非一種病毒所導致,也非人體病毒感染一日所致。到底是誰導致人體出現腦炎?)

由於心就是人腦,而腦為髓之餘,故骨髓屬心,因其層次屬於腎傳心。

腎屬水,心屬火;水克火,故腎傳於心。

心為骨髓,髓為骨所包圍,故骨傳病於髓。腦就是人體的膏肓。


“弗治……腎因傳之心,心即復反傳而行之肺,發寒熱……”

若病在髓(心)不及時治理,由於中樞神經細胞已被病毒所傷,失去或減少了神經細胞的功能。這時候,不要說傳送散熱的功能已不再是受風寒的重點,就連人體產生陽氣(體熱)也成了嚴重的問題。  

(西醫藥的免疫抑制治療能夠清除病毒嗎?西醫呼籲類風濕患者盡快接受免疫治療。到底是誰導致人體的病毒感染越來越嚴重?)

心屬火,肺屬金;火克金,故心傳於肺。

而肺(皮膚)是風寒入侵的最表層表現,也是炎症表現在外的部位,所以,心傳肺的表現是組織發炎的表現。


這發炎是甚麼病?


實質就是今天西醫學所說的所有“類風濕”病症。

只有從中樞神經細胞(心)往外傳的情況,人體才會出現對稱性的發炎;因為病毒只有從中樞神經系統往外傳送,才能準確地出現在兩側對稱性的位置,導致對稱性的炎症發生。



從以上的【黃帝內經】中,中國古醫家已為疾病的發展作出了三方面的解說。

1. 由於所有疾病的病因都由“風寒”所致,而風寒必定是由表入裡,而處於人體最表的器官就是皮毛、肺;繼而從人體結構上由表傳裡的走勢。

就是肺傳肝,肝傳脾,脾傳腎,腎傳心,心傳肺。


2. 從五行學說來解說疾病的走勢和發展,表現出其理論與前文後理的一致性。

金傳木,木傳土,土傳水,水傳火,火傳金。


3. 從人體的神經系統的分佈、功能,解說疾病對人體神經系統的破壞層次與先後。

皮毛傳筋,筋傳肉,肉傳骨,骨傳髓,再由髓反傳播散出皮毛和其他器官組織。


“弗治”,是誰之過?


老實的告訴你,所有西醫藥對病毒感染,都是“弗治”的結果;中醫藥清熱藥對病毒的清除,也是“弗治”的結果。因為人體只有陽氣(免疫力)能清除人體細胞外的病毒,和抑制細胞內病毒的活躍。


【黃帝內經】所說的疾病發展學說,就是今天我們人體生病的原因和發展,是完全符合現代人體生理學和微生物學的。然而,現代的西醫學,對疾病的原因和發展,仍然是處於一頭霧水,或是胡說八道,或是胡亂推在你祖宗十八代(遺傳)身上。



易龍         26/09/2023